淮北市城管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安排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城市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1-09 10:25 字号: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城市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突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主线,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优化工作作风,拉高工作标杆,积极争先进位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工作成效:1.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争先进位,目前已跃升至全国第二档第7名;

2.我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100%,超额完成住建部、省住建厅部署的95%年度目标任务;

3.在国家住建部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活动中,我市获评“全国垃圾分类志愿先锋城市”称号;

4.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实现与国家住建部和省厅平台互联互通,有力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5.市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我市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全产业链条发展;

6.2024年华东地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第30届年会暨第25届废弃物处理研讨会上,我市代表安徽省作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工作典型经验发言;

7.我市在全国地级市首家创新实施门责制市容管理新机制,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四治融合,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有力推动了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

8.纵深推进全国城管便民生活地图”APP试点城市建设,持续拓展推广服务范围和应用场景,实现注册用户数和问题办结率双提升

9.我市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全国服务环卫工人可复制推广典型案例、入选“2024年度环卫行业典型案例

10.2024年长三角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法律知识竞赛安徽选拔赛上,我市获集体三等奖;

11.在安徽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达人说演讲比赛中,我市获三等奖;

我市环卫一体化改革、城管进社区、门责制市容管理新机制等城市管理工作先后被《光明日报》、《中国建设报》、人民网、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等宣传推介。

一是党建引领凝魂聚力。

二是完成执法体制改革。按照中央、省委及市委关于机构改革工作部署,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市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工作调度会及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专题会议精神,成立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职责调整工作组、组织人事工作组、财务资产工作组、纪检信访工作组,先后召开党组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专题会10余次,加强改革工作的统筹谋划、协调推进,针对部分干部不舍原有职权、大部分职工不愿下沉基层、对改革不理解、向组织提无理要求、抱团软抵抗等难题,局党组不上交矛盾、不转移矛盾,敢于担当、敢于碰硬,一把尺子量到底,思想工作做到位,按时完成市委部署的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任务。

三是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一委一办一平台工作体系。筹备召开市城市管理委员会2024年第一次会议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系统谋划《淮北市城市管理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淮北市2024年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安排部署了门责制市容管理机制创新、开展城管面对面活动、淮北城管便民地图APP拓展推广应用三项重点工作,先后召开3次市城管委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公共自行车项目合同到期处置、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垃圾治理等问题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项目建成运行,实现与国家住建部和省厅平台互联互通,有力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是市容环境”“双升。持续开展创城创卫市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系列活动,打造圆梦岛等6个第二批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城区居民小区四分类设施覆盖率100%,超额完成省住建厅95%目标任务。全力做好雨雪冰冻、中高考、贝碧嘉台风期间以及省领导来淮调研、全国新型城镇化县级现场会、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全市性大型活动的市容环境秩序保障工作。

是法治建设扎实推进。发布《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公告》,组织20人参加法院庭审旁听。起草《淮北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淮北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梳理20232024年被处罚的46家企业,开展信用修复2件。开展执法案卷交叉评查活动,评选优秀卷宗6份。

是建筑垃圾治理有效。《淮北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2023-2035)》已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开展各类督查50次,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查处违法违规运输车辆82台次、违规企业41家次、施工工地18家次,处罚34.175万元。加强徐州市、宿州市城市管理局结对共建,开展跨区域执法协作。按时完成省住建厅卫星遥感监测反馈建筑垃圾问题整改工作。

是项目建设加力提速。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项目,已于9月份通过四方评审、验收。市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目前设备正在调试并进入试运行。餐厨垃圾收运与处置二期项目预处理设备加工完成,预计2024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投产试运行。稳妥做好市公共自行车项目期满处置工作,新建站点6个,裁撤、调整自行车站点8个。

是改革创新纵深推进。探索门责制市容管理新机制。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去年,我局探索创新实施门责制市容管理新机制,强化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通过示范引领提高沿街商户、居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满意度,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不断提升精管善治水平。持续打造沱河路、相山路等第二批4门责制示范道路。大力开展城管进社区、城管面对面活动。探索建立问题排查清单和服务清单,制定市、区、街道三级执法清单共8大类53大项100子项下沉到镇街,实现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两个关口前移,变被动管理为执法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城管面对面搭建城管与市民亲切互动的平台,今年以来,共开展面对面活动7次,全市400余名城管干部和执法队员深入29个街道、社区和广场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交流,发放宣传材料4300余份,接待来访、解答问询13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67条,现场解决实际问题235件。加快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目前已完成平台基础框架搭建以及业务指导、指挥协调、行业应用、公众服务、运行监测、综合评价和决策建议等7个应用系统,数据交换、数据汇聚和应用维护等3个后台支撑系统的导航门户管理平台建设,并通过市级验收,实现了与国家住建部和省厅平台互联互通。去年5月,我市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32个城管便民生活地图APP重点推进城市之一,市城管局拓展建设淮北城管便民生活地图,功能界面包括便民导航”“一键诉求”“百姓点评”“观淮赏淮”4个板块,去年813日投入运行。目前关注用户数7400余人,受理市民通过小程序上报有效问题11363件,结案率99.72%

是安全生产平稳可控。加强对主管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开展专项检查40余次,组织安全生产专家问诊,排查整改一般安全隐患32处。围绕燃气用气、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建筑垃圾运输、环卫设施运行等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排查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210处。联合检查清理制止违规停放充电电动车4000余辆。检查街头摊点1600家次,整改一般安全隐患160余处。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还不高。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脏乱差问题仍然存在,流动摊群点、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等现象治理效果不明显。二是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后,如何构建权责明晰、指挥顺畅、执法规范、运行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市级下放职权区级如何接得住、管得好,如何加强政策研究、业务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问题需加强研究,拿出举措,切实加以解决。三是当前,县区财政存在拖欠环卫公司作业经费现象,由于个别环卫企业作业经费不能及时足额拨付,企业日常运营困难,存在环卫保洁停摆风险以及信访隐患或产生负面舆情。

2025工作安排

一是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实施深度清洁城市行动,提高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市家居等环境卫生洁净度和优良率。持续开展席地而坐的城市客厅打造工作。健全精细化督查考核机制,提升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及时配置、更换收集运输设施,加大包保督查力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督导调度各县区政府筹措资金,尽快支付拖欠的环卫作业经费督促环卫企业,确保环卫工人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二是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扎实做好住建部和省生活垃圾分类考核评估工作。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加强对县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督查指导,推进居民小区撤桶并点和分类投放收集点的升级改造。扎实做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日常监管确保城市原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稳定在98%以上。

三是提升市容秩序管理水平。严格落实《淮北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2.0版》,持续开展创城创卫以及市容秩序专项整治系列行动,深化门责制市容管理,紧盯商业综合体、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周边等区域,着力抓好违法建设、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治理,确保城市市容环境有序、安全。

四是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运营。加快推进市餐厨垃圾处理(二期)项目建设,2025年底前建成运营。推动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项目、市资源化处置中心(一期)项目正常运转。加强市公共自行车项目运行监管。扎实做好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期满后第三轮招标工作。

五是全力做好扬尘污染治理。按照市环委会要求及职责分工,切实做好城市道路、公共场所清扫保洁,抑制道路扬尘。强化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开展餐饮油烟排放整治,提高油烟排放设施使用率,提升空气排放质量

六是打响城管改革创新品牌。做好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持续推进门责制市容管理、城管面对面淮北城管便民地图”APP拓展推广等改革创新工作,总结改革创新经验,加大宣传力度,打响淮北城市管理工作品牌。

七是一以贯之抓好安全生产。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督查,重点加强对环卫企业、环卫设施安全、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渣土运输、建筑垃圾管理、铁路沿线安全环境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建立问题台账,实施清单化闭环式整改,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和专家问诊,切实防范化解安全生产各类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