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81号政协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城市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2-07-21 17:11 字号:

赵丹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淮北市公共自行车使用管理的问题与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公共自行车公益惠民服务的关心支持,您的建议对我局更好地提升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管理服务质效、优化绿色低碳安全健康出行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对您提出的问题与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对于您提出的公共自行车老旧比较严重的问题;分析认为公共自行车的损坏、折旧率高,更换量跟不上,一半以上的车刹车系统不灵敏,容易导致事故;建议提高运维质量,提升公共自行车质量与更新率,保证安全快捷使用。答复如下:  

情况说明:我市以群众需求和发展需要为导向,于2014年初启动实施了第一期公共自行车公益惠民项目。此后顺应市民普遍意愿,根据城市建设实际,适时进行扩容增建,分别于2015年、2017年、2019年建设了第二、三、四期项目。

我市作为市民酷爱骑行的城市,公共自行车受到了普遍欢迎,运转使用频率很高。由于始终处于高位运行,加之主城区地势坡度较大,造成公共自行车损耗老化加快,尤其是2014年、2015年投放的公共自行车超期服役78年多时间,普遍存在传动系统磨损严重、方向轴盘老化失灵等问题,已经超过中国自行车协会规定的运营服务5年使用期限,安全性能弱、骑行体验差。由于一直未能更换,市民骑行的满意率、安全度、舒适性大幅降低,需要及时更换升级新型公共自行车,确保服务安全优质高效。同时,针对部分公共自行车超期服役、破损严重的实际,积极组织检修维护,重点对刹车系统加强实时实地监控,确保市民骑行安全。虽然对部分车体易损部件进行多次更换,并将实在无法维修使用的及时封存,但车辆主体结构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多次向市财政部门进行反映,要求进行必要的更换,但因财力紧张,一直没有结果。

(二)改进措施:根据您的建议,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一是争取车辆更新。积极向市人民政府、市财政部门反映,按照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的《租赁自行车运营服务规范》,根据部分车辆超期服役、无法使用的实际,争取支持推进老旧公共自行车的更新替换,以改善公共自行车因老化造成的不适现状,进一步提升市民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二是加强维修保养。针对车辆陈旧破损等实际,已经并将有序开展公共自行车春季等季节性大维保,组织现场排查检修、维护保养,加强卫生秩序维护、设施设备养护,集中开展站点在桩车辆常见故障实地技术培训与现场维修,营造整洁有序的用车服务环境,提升骑行体验质量,让绿色出行循环“脉搏”更强劲。三是保障安全运行。严格落实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加强设备保洁消杀、服务窗口管控员工外出管理,筑牢公共自行车公益惠民服务防疫关,为市民提供安全、洁净、健康的公共用车环境,让市民骑行用车放心、安心,助力安全健康出行;坚决落实公共自行车运行安全制度要求,强化调度管控、电路防控、巡检监控,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实现系统运行安全无事故,确保高位运行安全顺畅。

二、对于您提出的公共自行车卡需要淮北市民自行办理、很多居民不愿意使用的问题;分析认为停车点限制、使用办卡限制、管理成本限制,只是在一些路段的固定停车区域可以骑到车,只有市民到固定办卡点交押金办卡才能使用公共自行车,每天依靠调度搬运进行调剂不能保证固定点的车辆供应与停放;建议大量增加办卡点到每个社区,并在社区增加自助办卡设备、网上智慧办卡渠道,提升区域之间车辆循环率防止部分区域无车辆或无停车位。答复如下:  

(一)情况说明:一是对于办卡与服务问题,说明如下:我市公共自行车租赁卡实行实名制办理,年龄在16周岁到70周岁的本地居民凭二代身份证原件,外地居民凭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或军官证、学生证、台胞证、护照其中之一,均可按流程办理。从实际办理情况来看,2014年我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成运营以来,办卡数量一直不断增长,目前已达近18万张,并趋于平稳状态,服务相对固定群体,办卡、退卡业务办理及时。同时,我们不断创新优化公共自行车便民公益服务,切实增强为民服务能力,促进绿色生活创建。

二是对于站点与调运问题,说明如下:公共自行车建设选址主要针对淮北北高南低、市矿交错、县区组团式布局等特点,遵循成网成系、方便换乘、景观协调、远近结合的布点原则,以人口密集度作为选址重点,依托公共交通站点设置,兼顾周边人口集中公共区域,综合考虑人流车流、地势形态等实际情况,以及现场道路、管线迁移等现实因素,广泛征求社会反映,综合合理意见,根据现场条件,由城市管理、规划建设、公安交通等部门反复甄选、比较调整,合理确定公共自行车点位布设、桩位数量和空间密度,基本覆盖了居民出行的热点区域。由于我市主城区人口居住密集、地势陡升陡降、公共空间紧张、交通管制严格等因素,现在还无法兼顾到每位市民的不同诉求,只能考虑到在居民相对集中、使用相对频繁、具备建设条件的城市公共区域布点建设。对于地势坡度较大区域站点的车辆使用管理服务,我们严格督促运营公司加强公共自行车的巡检人员调配、调度车辆调运,努力克服道路拥堵、交通管制、用车高峰等影响,尽量满足市民骑行需求。

(二)改进措施:根据您的建议,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一是坚持开展服务在身边活动。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我们经常组织开展“服务在身边”公共自行车宣传咨询与业务受理活动,多次组织客服人员在市区人流密集区和市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县公共自行车服务窗口做好业务咨询,主动深入到烈山区、杜集区、市高新区等距离市区较远的社区、园区,现场为市民办理租车卡,面对面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公共自行车租赁卡办卡上门服务,拓展范围,加大频次,组织客服人员深入偏远社区、园区等做好宣传咨询、办卡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自行车便民服务。二是宣传推广扫码租车服务。之前在使用市民借车卡刷卡租车的基础上,已经开通手机扫码租车服务,采用一卡式便携管理或下载永安行APP和开通支付宝免押金等多通道扫码租车出行,便可轻轻松松畅游全城。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市民使用手机扫码用车出行。三是优化节假日运行服务。坚持围绕街区、景区、小区、商区等,开展节日公共自行车骑行高峰运营状况评估,做好预案安排,优化调度配置,强化重点保障,落实好600--20:00不限时免费骑行政策,让市民畅享法定节假日持卡租车14小时免费绿色出行,助力出行出游,助推假日经济。四是实现公共自行车租赁功能在居民服务“一卡通”中的应用。为了更好地落实您提出的提高公共自行车交通出行便利性的建议,我们在城区与县城、园区、厂区等公共区域公共自行车系统服务租车卡“一卡通”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市社保局和技术研发人员,完成社保卡M1功能开发全面开通我市社保卡在公共自行车租赁出行方面的应用,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赋予借、还公共自行车的功能更加方便广大市民绿色低碳出行。五是继续加强科学调度。针对市区北高南低、陡升陡降的情况,在交通管制允许的条件下,进一步加快公共自行车周转调度,尤其是加大淮海路及其以上区域坡度较高站点车辆调度的频次,及时做好骑行数据归纳分析、集中运行服务调整、运营调度重点保障,适时调整低、高温天气运营时间、频次,并计划统筹落实需求强烈站点异地迁建、扩容增桩,进一步提高公共自行车服务质效。六是上线公共自行车站点实时实况便民地图。贴近市民需求和发展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自助操作、智能管理的运作模式,在“淮北城市管理”微信公众号上线淮北市公共自行车站点地图,可供实时查询全市公共自行车站点位置信息、可借还公共自行车数量,让广大市民在租赁公共自行车骑行服务中能够实时掌握全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基本情况,公共自行车公益服务再加码,进一步方便市民绿色出行,骑行更轻松、服务便利、市民更满意

三、对于您提出的杜集区引进第三方的两轮电动车不能跨区域行驶的问题;分析认为我市基本未引进三方公司提供的便民自行车;建议引进三方公司投入便民车辆,用市场竞争的方式使他们自觉维护车辆,来保证市民的出行便利性。答复如下:  

(一)情况说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主要包括有桩的公共自行车和无桩的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需要规范建点设桩,只有有序入桩停放;共享单车不需定位建点设桩,可以随时随地停放。20178月,交通运输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0门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共享单车随意进入市场、押金管理失控、乱停乱放和损毁破坏严重等突出问题,要求建立严格的定点停放机制,消除乱停乱放;明确城市人民政府是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的责任主体;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与城市公共交通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定和统筹协调;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主因:一是车辆普遍超标,二是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三是火灾安全隐患突出,四是车辆运行安全风险高,五是电池污染问题严重)。20185,由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布的《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落实国家不鼓励发展共享电动自行车政策,督促共享单车企业限期清理回收共享电动自行车。目前,我市有哈啰、青桔等互联网电动自行车租赁企业未经市交通运输部门允许,分别在烈山区、杜集区从事经营活动,车辆无序停放,管理较为混乱,给城市交通和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多次牵头组织召开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论证会,并征求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住建局等部门意见,均认为我市公共自行车已基本满足市民需求,再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将对城市管理、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市公安部门认为,目前全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120万辆,已趋饱和,且交通事故和伤亡人数涉及电动自行车的占六成以上,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资格以及佩戴安全头盔等方面缺乏有效管理,从规范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方面不建议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

(二)改进措施: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积极推进公共自行车服务拓展延伸、优化升级,争取更换破损公共自行车,督促提升系统维护时效,加快车辆调度周转,深入社区小区开展宣传咨询推介服务,进一步推广应用居民服务“一卡通”公共自行车租赁功能、使用“支付宝”或“永安行APP”进行手机扫码租车,发挥好公共自行车站点实时实况便民地图作用,通过多方面努力来保证市民通勤交通、休闲健身、旅游购物等绿色出行的便利性,营造安全有序、文明健康、低碳环保、惠民利民的公共交通环境,在畅享绿色生活、促进全民健身、减轻环境污染、缓解交通压力、助力文明创建、普惠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202266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

联系电话:0561-319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