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负责人解读】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郝海文关于《淮北市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21-2025年)》的政策解读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城市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1-12-24 17:00 字号:

2022年3月《淮北市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现淮北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郝海文解读如下:

一、什么是“环卫专业规划”?

答:环卫专业规划是指为了达到城市环卫系统运行的目的和目标,按照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法规,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和技术经济条件下,对环卫工作进行统一的安排与组织实施。具体来说,环卫专业规划主要涉及生活废弃物处理规划、环卫设施建设规划等,是对整个环卫系统工作的全面统筹安排。

二、为什么要编制新《规划》?                                                                                   

答: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号)和《安徽省人没在政府办公厅关于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做好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21〕10号)精神,我局按照淮北市政府办公室《关于统一规划体系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做好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淮政办秘〔2020〕44号),进一步加强对淮北市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建成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环境卫生运行体系,打造更高水平的“五个淮北”(创新淮北、实力淮北、美丽淮北、幸福淮北、效能淮北)。2021年我局完成了修编淮北市环境卫生专业新规划。

三、新《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新《规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文本”;第二部分“图件”;第三部分“说明书”。其中“文本”部分共有十三章,依次为总则、规划目标、城市环境卫生发展预测、环境卫生处置规划等。“图件”部分共有15幅图,依次为区域分析图、规划范围图、市域环卫设施现状图、城区垃圾中转站规划图等。“说明书”部分共有十五章,依次为规划背景、城市环境卫生发展现状、规划目标、城市环境卫生发展预测等。

四、新《规划》编制采取什么样的工作方法和技术路线?

答:新《规划》采取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是在资料收集阶段,围绕规划的需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和数据采集、处理工作。包括上层次规划和专项规划研究、实地考察区域环境及市情资料、研究分析职能部门的调研访谈等。

二是在操作和形成结果阶段,采用定量方法结合定性研究的论证形成初步方案,再经反馈机制形成最终成果。

三是在规划研究和编写的过程中,首先对淮北市环境卫生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评价,同时对新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以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并对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用地规模、建设投资等进行估算,体现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研究确定本规划涉及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环卫基地、环卫资源化处置中心、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设施、公共厕所、环卫生停车场、环卫道班房、车辆清洗站等。

五、新《规划》的辐射范围?

答:依据淮北市目前城市行政区域面积,本次规划范围为淮北市城区,包括濉河路以东、北外环以南、东外环以西、迎宾大道-合徐连接线以北的区域(包括高铁西站片区和高铁北站片区)。

六、新《规划》的原则有哪些?

答:一是系统性原则。我市地处安徽省北部,有着特殊的地理和文化背景,我们要结合各片区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因地制宜地对规划中各城区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是协调性原则。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从全市层面协调环卫设施规划布局,注重环境卫生专项规划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

三是统筹原则。结合淮北市近年来旧城更新和新区建设,抓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选址布局、设施设置、用地安排、计划投资等作统筹安排。

四是务实原则。以人为本,环卫设施的布局以方便群众、清洁城市、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先进技术为指导,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刚性与弹性相结合,与城市性质相适应,与城市建设发展相协调,确保设施建设用地落实。

五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废弃物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再利用,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

七、新《规划》中环境卫生处置规划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规划

结合淮北市城区的实际情况,推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及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基本建立配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法规制度体系,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2.生活垃圾转运系统规划

生活垃圾转运设施主要包括垃圾收集站、垃圾转运站,其中垃圾收集站的规模根据服务区域内规划人口数预测的垃圾产生高峰月的平均日产生量确定;转运站的规模根据垃圾转运量确定,而垃圾转运量应根据服务区垃圾高产月份平均日产量的实际数据确定。

3.生活垃圾处置规划

由于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复杂,且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能源结构、自然条件及生活习惯因素的影响,很难有统一的处理模式,但最终都是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处理目标。从技术方面角度来看,现在普遍采取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土地填埋、堆肥、焚烧和资源化综合处理等方式。

4.大件垃圾处置规划

目前,淮北市区没有专门大件垃圾堆放场,大件垃圾收集一般有专人上门收购,基本不存在随处乱扔现象,这些被收购的废旧大件垃圾主要是进行资源化利用。不可回收的大件垃圾必须单独处置,按照收运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大件垃圾的堆放,收运部门每周一次或两次使用专用车辆有偿收运。

5.餐厨垃圾处置规划

餐厨垃圾管理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餐厨垃圾实行统一收运、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弃置或混入居民生活垃圾中。

6.道路清扫保洁处置规划

城区道路逐步形成“降尘与冲洗相结合,机械清扫与人工清扫相补充,清扫与保洁为一体”;主干路与次干路逐步实行机械化清扫,道路机扫率近期达到90%,远期达到95%。